从1300亿跌到450亿,通策医疗能否咬紧“牙关”挺住?

浏览次数: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日期:2022-04-08
html模版从1300亿跌到450亿,通策医疗能否咬紧“牙关”挺住?

价值线有用、有料、有趣

昨日午后,通策医疗早早封在涨停板上,今日又逆市上涨2.52%。但短期强劲的涨势,并未给持股者带来太多的喜悦。

这一年多,号称“牙茅”通策医疗把股民折磨够了。公司股价跌跌不休,从2021年7月高点算起,目前股价跌掉了约70%,市值从最高时的1300多亿元到现在仅剩下450亿元左右。

医疗界有一句俗语:金牙,银眼,铜骨头。牙科医疗领域一向是高利润行业,作为A股唯一的口腔上市公司,通策医疗这是怎么了?

当前,通策医疗正通过“蒲公英计划”努力扩张牙科医院的数量,同时还积极布局辅助生殖和眼科业务。通策医疗未来能不能咬紧“牙关”重新坚挺起来?

A

一场龙卷风卷走了作家梦

和多数有着专业背景的公司“一把手”不同的是,对于医疗行业,通策医疗现任董事长吕建明算是个门外汉,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作家。

吕建明父辈出生的时候,浙江新昌吕氏家族已经开始没落。曾经辉煌新昌县城的“吕半城”,由于世道变迁、日军轰炸,只留下了江湖的一个传说。

吕建明出生在1965年,在他的记忆里,5岁以前家里完全没有余钱办年货。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书弥补了他童年的很多缺憾。

“小时候在家吃饭,我和我父亲都是一人一本书,互相不说话,边吃边看。”吕建明回忆。

初中的时候,他立志想成为一位知名作家,高中毕业如愿考进杭州大学中文系。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几位教授的极力推荐下,他留在了杭州。

1988年8月4日,他一个人去环城西路一号的浙江民政厅报到。四天后,浙江省残联在新新饭店召开成立大会,他为大会写会议简报和宣传通稿。

那一天,西湖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龙卷风,梧桐和杨柳被连根拔起,会场外一片狼藉。他躲在饭店房间里写的所有东西被一位学长扔到了废纸篓里。

回想往事,他总觉得这像是生活给自己的暗示。而他的作家梦,日博app,也开始模糊起来,年轻的心脏需要更现实的刺激。

B

起伏跌宕,东山再起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诞生了一大批“92派”企业家,其中房地产行业最为“高产”。

这一年年底,吕建明停薪留职与朋友合伙筹建了一家房地产公司。那一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17%,地方房地产投资普遍增长50%以上。

吕建明在这股大潮中,用不到半年时间,销售额就达到了3000多万。

丰厚的利润,让大股东动了别的心思。1993年11月,吕建明在北京出差,公司发生了一场“政变”,其中一名股东带人“占领”了公司,把他招聘的员工全部赶了出来。吕建明只得与朋友分道扬镳从零开始。

第一桶金来的迅速,又走的突然。

吕建明重新创业,两手空空。他从通讯录里每一个他认为可以提供帮助的人入手,与他们约谈合伙,但有些人听到风声都躲着他。看着口袋里的钱迅速蒸发,他的内心也从焦虑慢慢变成绝望。

当时,他住在宝石山下桃园新村,烦躁的时候,他就一个人爬上宝石山,孤坐山顶直到日落西山。

回机关单位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在他身后还有十几名员工。最后,他用房子做抵押,找人借了20万。借完后,三分之一还给了中间人,所剩资金依然紧张。

靠着借来的资金和此前的行业经验,1996年,吕建明东山再起,又一次赚了2000多万,人生一下子进入了快车道。

1997年,吕建明在原公司的基础上改制成立浙江通策房地产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楼盘,如墨香苑、和睦院、正和居、天巢花园、通策广场、钱江时代等大型楼盘,并获得“杭州市十大城市运营商”称号。

2003年7月,浙江通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吕建明任董事局主席。

C

切换赛道,借壳上市

1995年注册成立的“通策”,本是地产开发商,而通策医疗的诞生,是一次借壳上市的结果。

2004年,吕建明在“德隆”风暴中借壳,拿下了“ST中燕”。两年后,通策集团拍得杭州口腔医院100%的股权,并将这部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2007年“ST中燕”正式更名为通策医疗,成为国内第一家以医疗服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变更为从事口腔医疗行业的经营和投资。

2007年口腔行业,用行业人士的话来说,就是“一片沉默的市场”,用户看牙意识淡薄,中国近90%的人没有定期看牙的习惯。当时看口腔领域的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敢断言。

但作为口腔行业的较早“先行者”,通策医疗很快就尝到了甜头,在转型后的第一年,其营收就有了不错的起色,达到约9100万元。

好赛道、高增长不难理解。根据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国内口腔专科医院总收入,由2010年52.2亿元提升到2019年2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乘着行业东风,通策医疗一路狂奔。

从业绩来看,通策医疗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业绩连续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股价也是“水涨船高”。

2021年7月份,公司股价冲破400元/股,市值超过1300亿。

D

8个月跌掉了800亿,

发生了什么?

但画风突转,通策医疗股价自2021年7月创出新高后开始一路下滑。从421元/股一路跌到近日的114元/股后震荡企稳,累计下跌超70%,市值蒸发800多亿。发生了什么?

(通策医疗股价K线图)

过去很多年,医药医疗作为机构密集重仓的板块,很少跑输主流行业,绝大多数情况处于领涨地位。但近一年来该板块排名垫底,一批医药大白马坑杀了众多投资者,这背后都绕不开“集采”。

对于有集采预期的牙科、眼科等赛道,龙头公司股价近一年来大幅下坠。集采对于暴利的医药行业影响不难理解,毕竟医保局一动手,行业规模面临坍塌风险,所谓的“以量补价”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前有仿制药,后有支架、骨科耗材、血液灌流器,还有胰岛素……无不如此。

当前,在牙科赛道,市场对于集采的预期越来越强。从去年8月的宁波,到同年11月的四川,种植牙集采的信号还只是在地方释放。而今年1月,种植牙集采直接上升到国家层面。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到,“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有网友调侃,一口好牙等于一辆奔驰。其实并不夸张,要知道一颗牙,价格主要区间位于7000-22000元,牙贵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对于,种植牙纳入集中采购,普通大众的呼声非常高。集采降价,减少群众的种牙负担,成为共同富裕大背景下的最真实的愿望。

也有一些人认为,政策提到的是种植牙采集,未涉及到医疗服务费用的打包,通策医疗是医疗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但要知道,种植牙产业链中,种植系统(种植体+种植基台+修复材料等)大致占比75%,医疗服务(手术费+麻醉费)占比25%。如果种植系统价格因集采出现价格“塌陷”,医疗服务价格不太可能坚挺,降价才是大势所趋。

为了应对集采,通策医疗最近推出了低端种植牙项目。很显然,这会降低资本市场对于公司未来业绩的高增速预期。

其实,进入2020年,公司的业绩增速就开始放缓。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5%,而且2021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2.44%;实现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5.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也只有7.75%,整体来说,相较2017至2019年40%增速来说,颇有人老珠黄的萧瑟。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近一年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

E

“蒲公英”能否带动未来?

2018年,通策医疗启动“蒲公英计划”,旨在将优秀口腔医疗机构和医生“双下沉”到浙江全省基层县(市、区),规划目标为3~5年在浙江省内建设100家分院,实施区域为浙江省内的县(市、区)及重点乡镇。

蒲公英计划主打的是种植、正畸、儿科三项口腔业务,其分院设立、管理模式非常标准化,即:合伙人制度+先进的设备+统一培训的医生。

按照100家口腔医院总数目标,那么未来将有50家左右的新增医院,每家医院40张牙椅,按上市公司持有51%计算,通策医疗将拥有1224张牙椅,如果再加上已有的牙椅数量和总院扩增的牙椅数量,那么总的牙椅数量大概为2800张,营收有望突破60亿元。

当前,疫情、集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蒲公英计划”很难达到原计划预期,但该项目的后续值得重点关注。

除了牙科业务,通策医疗也在积极布局其它业务。辅助生殖和眼科业务,是公司设立的两条新增长点。这两项业务亦是民营医疗机构热衷的赛道,市场体量足够大且增势迅猛。

2021年7月,通策医疗子公司杭州波恩生殖技术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记。杭州波恩公司由通策医疗与BOURN HALL LIMITED (波恩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其中,通策医疗占杭州波恩公司注册资本的70%。

波恩有限公司由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创建,是全球首家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治疗中心,拥有国际顶尖的品牌和技术。

杭州波恩公司成立后,通策医疗与波恩公司将以利润分成的形式合作,波恩(英国)将授权杭州波恩公司使用Bourn Hall的品牌和国际先进的辅助生殖技术,并提供质检、人员培训和营销等服务。

有专业机构预测,按1.3亿育龄(25-35岁)妇女,12.5%的不孕不育发病率计算,假设25%采用试管婴儿手术,则其潜在市场需求应为每年450万例。若按平均每例手术收费2.5万元计算,整个潜在市场规模近1100亿元。

关于眼科领域,通策医疗于2017年受让浙江通策眼科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权,通过控股股东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其眼科中心的合作,整合眼科医疗服务行业优质资源。2021年12月6日,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正式启用,通策最重磅的眼科医疗布局终于落地。

市场方面,中国是全球盲人患者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单是近视患者达6亿,白内障、青光眼等老年人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也逐步提升。手术治疗占比为75%左右,药物治疗占比为25%左右。

 

Copyright 2017 bwin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